
首頁 > 員工隨筆 > 新聞詳細
福建永定客家土樓游記
來源:謝晟昊 發布時間:2012-07-19 15:47:00
永定客家土樓游記
廈門4日游的第二天,早上7點,沒有導游的催促,大家已整齊地坐在了旅游車上。今天等待我們的是國家5A級景區——永定客家土樓?! ?/span>
3個多小時的顛簸后,下車,大家立馬從暈車、昏睡、無聊的狀態中蘇醒過來,因為淅淅瀝瀝的雨,因為山間寒冷的風,也因為空氣中淡淡的山林味道。
隨著導游漫步在石子路上,右手邊的河水很清澈,左手邊的葉子掛著雨滴,風一吹,云已經散了,灑下幾縷陽光,遠遠的已經能看到幾座土樓。
來到振成樓時,天已放晴。導游盡職的開始介紹,從建筑年份到建筑規模再到建筑結構、文化底蘊,內容涉及五行八卦,風水地勢,無數的傳說,無限的遐想,包羅萬象,這當中我只摸到了一條主線——戰爭。
史料記載,公元4世紀,戰爭迫使中原漢人不斷舉族遷徙入閩,其中一部分進入閩西山區形成客家民系,所以戰爭首先為土樓的出現提供了“建筑工人”。閩西山區地勢險峻,野獸出沒,盜匪四起,于是生存的戰爭又迫使這批移民必須建造一個安全的家。那怎么建呢?這些儒家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的中原移民想當然的要建能聚族而居、共御外敵的建筑,就跟他們以前住的城池一樣。但受自然條件的限制,只能利用當地的生土、木材、鵝卵石等建筑材料,其結果卻是完美的創造出了一種自成體系,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筑。
戰爭的主線牽引著導游描述了土樓居民當年抵抗日軍侵略時的場景。導游雖然是一筆帶過,但我們可以想象得到,日軍在土樓中迷路或被關門打狗的畫面,精彩程度應該不會遜色于電影地道戰或地雷戰中的場景。
戰爭的主線一直延續,20世紀80年代,福建土樓被美國人從衛星上拍攝到,美國軍方誤以為是核武器設施,于是處于驚恐中的美國人多次派出考察團隊考察,最終確認是民居而不是他們害怕的核武器設施。戰爭的話題總是人類最敏感的話題,這一次的誤以為卻將土樓呈現在了世界觀眾面前,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,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。
回廈門的路上,雨又開始擊打車窗,熟悉的一幕再次上演,暈車的、昏睡的、無聊的、多加了疲憊的?;煦缰?,思緒卻沒有中斷,和平年代,戰爭似乎已經遠去,但戰爭主線沒有就此中斷——經濟戰爭中土樓吸引著一批批的游客,贏得了新的勝利。
旅游車跑在了環島路上,隔??吹搅肃嵆晒λ芟?,那就是鼓浪嶼了,明天我們將親密接觸,由鄭大將軍來為我們講述另一段人類戰爭……
下一篇:臺灣之行